严凤英,乳名鸿六儿,本名黛峰,艺名凤英,安徽桐城罗家岭人。1930年出生,出身贫苦,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幼时即喜爱家乡的民歌民谣。12岁拜桐城人严云高学唱黄梅戏,因触犯族规,被迫离家。她不久便在业余班社里登台唱戏,改艺名为凤英,唱红桐城、怀宁两县。
1946年,严凤英进安庆市,先在“草屋”(群乐剧场)演出,以《小辞店》、《游春》两出戏轰动安庆,每晚赶3个剧场才能满足观众的要求。严凤英也因有此盛名而招致灾祸。为避祸,严凤英离开安庆去南京,暂时脱离黄梅戏。1947年曾随胡金涛、刘凤云学唱京戏。1949年后又拜北昆名演员白云生为师,不断汲取兄弟剧种之长,以丰富自己的表演技艺。
1951年,才重返安庆舞台,在“群乐剧场”演出(后改名为“胜利剧场”)。1952年,应邀到上海演出,她在传统小戏《打猪草》、《蓝桥会》和现代戏《柳树井》中所塑造的角色,情感真挚,性格鲜明,唱腔优美动人,演出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严凤英也因此被上海观众誉为造诣很深的艺术家。1953年她被调入了安徽省黄梅戏剧团,1954年,再度赴上海参加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演出了《天仙配》、《砂子岗》、《打猪草》三出戏,再次获得成功,并获得了一等奖。
严凤英在23年的艺术实践中,为黄梅戏艺术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196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安徽省黄梅戏剧团副团长,当选为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三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