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宝忠,1875-1939年,字剑芝,号望潇湘馆,生活于晚清至民国,其一生任县知事等中下层官员,宦海浮沉二十年。他的从政经历和文学创作,深刻地反映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在历史转捩期的心路历程、社会实践与文学创作。其诗作《不如痴斋诗草》写本在2019年被发现,经四川师范大学副研究员邓稳整理并于2020年出版。韩宝忠的宦海经历及其诗作对于中国近现代的社会史、文学史研究而言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经过前期整理,韩宝忠简谱已具雏形。2021年出版《旷观时局,寓情诗书:〈不如痴斋诗草〉研讨会论文集》,2024年出版《清末民初皖江诗人韩宝忠研究》。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挖掘韩宝忠其人、其时、其事、其诗的文化价值,四川长江职业学院长江书院联合安庆师范大学皖江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安徽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发布韩宝忠研究专项课题。现将课题申报工作的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指导思想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加强安徽段长江文化研究,增强文化自信,大力推进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入研读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通过《不如痴斋诗草》和韩宝忠相关政事活动,对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历史变化、文学创作、艺术发展开展研究,坚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的原则,倡导原创性和开拓性研究。
二、申报范围
面向普通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市区县文化局、文化馆、方志办和个体学者,按《韩宝忠研究专项课题申报指南》(见附件1,后简称《申报指南》),分历史学、社会学、文学等学科研究类别进行申报。跨学科研究课题以“靠近优先”原则,选择一个为主学科申报。《申报指南》分为具体条目(带*号)和方向性条目两类。具体条目的申报,可选择不同的研究角度、方法和侧重点,也可对选题的文字表述做出适当修改。方向性条目只规定研究范围和方向,申请人可据此自行设计题目。鼓励申请人根据研究兴趣和学术积累申报自选课题(包括重点项目)。
三、申报条件
申请人应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具有独立开展研究和组织开展研究的能力,能够承担实质性研究工作。
四、资助金额与结项要求
1.经费来源
本课题经费全部由四川长江职业学院长江书院资助。
2.项目类别及资助金额
(1)一般项目,每项资助1万元。
(2)重点项目,每项资助2万元。
3.结项要求
结项时限2年,鼓励提前完成。项目必须与申报的主题有较高的相关度且在显著位置标注“四川长江职业学院长江书院资助科研项目”并注明编号,未标注的不能作为结题依据。具体要求如下:
一般项目:至少完成2篇正式公开发表的论文(知网收录);或指导完成1篇与课题研究内容相关的本科生毕业论文(以通过毕业论文答辩为准),每指导1篇算作公开发表一篇文章。
重点项目: 至少完成1篇核心期刊或3篇正式公开发表的论文(知网收录,且至少1篇为本科学报及以上刊物);或指导完成1篇与课题研究内容相关的硕士学位论文(以通过毕业论文答辩为准,每指导1篇算1项)。另外,长江书院将择优资助出版相关成果。
一般课题和重点课题的研究论文如果发表在CSSCI来源期刊上,将根据具体期刊适当予以奖励。
五、申报限定
为避免一题多报、交叉申请和重复立项,确保申请人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从事课题研究,本课题申请作如下限定:
(1)课题负责人同年度只能申报一个项目,且不能作为课题组成员参与其他项目的申请,课题组成员同年度最多参与两个项目申请(指导硕士毕业论文除外)。
(2)凡以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或博士后出站报告为基础申报项目,须在《韩宝忠研究专项课题申报书》(见附件2,后简称《申报书》)中注明所申请项目与学位论文(出站报告)的联系和区别,申请鉴定结项时须提交学位论文(出站报告)原件。研究生论文格式自行确定。
(3)不得以已出版的内容基本相同的研究成果申请本课题。
(4)最终研究成果无论何种形式都必须符合学术规范,所引材料须考订有据,注明出处,附有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六、课题管理与评审
(1)本专项的所有课题由安庆师范大学皖江历史文化研究中心负责管理。
(2)课题由安庆师范大学皖江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组织专家组评审。
(3)为贯彻落实国家《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申报课题须按照《申报书》要求,如实填写材料,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争议,不得有违背科研诚信要求的行为。凡存在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等行为的,一经发现查实,取消申报资格,如获立项即予撤项并通报。
七、项目执行
课题负责人在项目执行期间要遵守相关承诺,履行约定义务,按期完成研究任务,结项成果形式原则上须与预期成果一致。获准立项的《申报书》视为具有约束力的资助合同文本。最终成果由安庆师范大学皖江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组织专家组鉴定评审,鉴定结果予以公布。除特殊情况外,最终研究成果须先鉴定、后出版,擅自出版者视为自行终止资助协议。
八、申报时间
申报截止时间:2025年11月30日。
九、材料报送
《申报书》用A4纸双面打印,一式2份。在交送纸质《申报书》的同时,须上报电子版《申报书》,发至邮箱309858137@qq.com。课题立项名单将在安庆师范大学皖江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官方网站公布。
材料报送地址:安徽省安庆市大观区菱湖南路128号安庆师范大学红楼236办公室,邮编246011,办公室电话0556-5500322。